
11月19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纪录片《叶尔羌河》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文艺局,广电总局宣传司、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尹欣表示,该片是对新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的深情赞歌,也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生动诠释,讲述了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故事,展示出了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新疆形象,也展现了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叶尔羌河》总导演、总撰稿刘丽婷分享了本片的创作历程,她表示,主创团队深入新疆,用脚步丈量,挖掘深厚文化底蕴,力图还原历史细节,用心讲述动人故事,用镜头记录平凡而伟大的人,呈现以喀什地区为代表的南疆的变化,向观众展示真实鲜活的新疆。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叶尔羌河》策划朱宏表示,该片的完播不是结束,未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会继续用好主创团队宝贵的素材积累,开拓相关主题,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市委宣传部国资办副主任李莹表示,该片是对祖国南疆风光的倾情刻画,也是对新疆真实生活的生动记录,希望未来该片能在国际传播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媒体代表“影视独舌”主编卞芸璐表示,该片是展示新疆壮美山河的人文纪录片,展现了饱含人文内核的新疆形象,从食物、人物、风物三个角度,打破刻板印象,展示风俗民情,希望未来该片能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和更多目标受众相遇。《中国电视》编辑李璇表示,该片落点精准,从多层次、多角度开掘内容,以叶尔羌河为中心,展现该流域丰富的自然景观、璀璨的历史文化、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故事,让藏于历史褶皱处的往事被更多观众知晓,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特邀嘉宾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生态文学作家杨奕萍表示,该片展示出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将文明和现实不断交织,通过人与动物的故事带给观众美的感受,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依水而居的日常,不仅呈现出美,更呈现出纪录片该有的灵魂。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宏,中国作协邓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顾亚奇,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人民日报》文艺部理论评论编辑室副主编任姗姗,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韩飞等专家认为,该片捕捉时代脉搏,记录了喀什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出新疆与时俱进的美,铺展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画面,是对民族团结的深刻礼赞。该片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同时,突出表达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注重情绪、节奏、意象的把握,将自然与人文细腻交融,做到了宏大主题的柔性表达,以诗意的叙事风格为中国纪实美学开拓了新境界。与会专家还围绕纪录片的内容创新、融合传播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纪录片《叶尔羌河》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该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创作主线,运用4K超高清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叶尔羌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展现出开放包容、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新疆形象。10月8日起,该片在东方卫视播出,并在百视通IPTV、看东方App同步播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