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之《播音员》选题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点燃青春热血,传播理想之声”首映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齐越教育馆馆长、国家语委咨询委员、国家广电总局原副总编、研究员黄勇,齐越先生的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督学、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姚喜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播音员、中华女子学院教授、播音指导葛兰,齐越先生的女儿齐虹、女婿任振强、外孙女任今航等领导嘉宾,及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等校方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
当天,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理想照耀中国》总制片人王柯,制片人张琳熙,总编剧梁振华,《播音员》选题导演姚铂、编剧张显等剧组主创现身首映会,与中传学子和媒体朋友共同观看影片,并交流拍摄心得和创作感悟,共同缅怀我国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先生。
鲜活往事引同频共振,理想故事显大家风骨
首映会上,数百位中传学子与媒体朋友们抢先观看了《播音员》。该片以我国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为人物原型,通过其同事葛兰(杨采钰饰)的追忆,讲述齐越秉持“延安精神”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广播战线,铸就的“时代之音”并感动了全国人民的故事,深刻表达其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对事业的耿耿忠心和坚韧不拔。
以视听语言再次走进一代播音大师的精神世界,感受先辈“情倾播音,根植厚土”的家国情怀,对于正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播音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观影过程中,当齐越先生在开国大典上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现场掌声雷动。这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更是一次跨时代的理想共燃。
放映结束后,该集主创与现场观众热情分享了该片的创作心得。编剧张显作为一名中传毕业生,此番能够拍摄齐越老师的故事,他深感使命重大。他表示,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非凡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希望学弟学妹能通过《播音员》,在齐越老师的故事的感染下,用行动去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再现经典直播场景,致敬齐越“时代之音”
此次选题《播音员》首映会现场,为了将理想信念的力量更好传递,主创团队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中传学子开启了生动一课。
座谈会环节,齐越先生的女儿齐虹在谈及父亲时不禁潸然泪下。在她眼里,亲近人民、廉洁、爱党敬业的父亲,用一生在教导她“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影片的播映,也打开了葛兰记忆的匣子。葛兰表示,尽管工作中齐越先生十分严肃,但回想起他为自己起名“葛兰”时的和善面庞,依旧倍感温暖。她用“半世喉舌本姓党,淡漠名利悟人生”的诗作,深情缅怀昔日的前辈。黄勇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齐越老师的事迹,他认为,齐越同志作为党的人民广播老一辈播音员,是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生动典范。他的一生播音实践和播音教学实践,集中体现了“忠诚、敬业、爱民、奉献、廉洁”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铸造了这样一个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形象,一个中国杰出播音员的形象。这对于我国当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融媒体播音主持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无疑极具现实的重要意义。
作为齐越的研究生,姚喜双教授在现场回忆了齐越在第一堂课上说的一句话,“我培养的是人”。这个人不仅品德要好,同时还是能坚持守正创新的人。也强调,“齐越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著名男播音员,也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著名男播音员,是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坚持为党和人民发声,传达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传达中国共产党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
座谈会后,《理想照耀中国》主创团队向中国传媒大学捐赠了《播音员》油画,该画作首次将齐越与丁一岚在开国大典上的播音风貌作艺术再现,意义非凡的同时,也是一次对先辈理想信念的守望与传承。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在致辞中,高度评价齐越先生为中国播音事业、播音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充分肯定《理想照耀中国·播音员》短剧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其表示,本次首映活动对全体中传师生而言,不仅是对以“齐越精神”为代表的新中国播音事业优良传统的深情回顾,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在讲话中动情说道,“今天的广播电视工作者,特别是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齐越老师当年留给了我们什么。今天生活条件好了,教育条件好了,社会环境好了,也不要忘记老一辈播音员、主持人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传承齐越老师的这些精神,到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兢兢业业、脚踏大地,永远不要飘”。
活动尾声,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代表现场献词,并由葛兰、李新军上台与学生代表进行“仪式话筒”交接,寓意理想与信仰的传承!礼毕后,现场全体师生起立并庄严宣誓,坚定表明为理想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催人奋进的青春之声久久回荡在中国传媒大学礼堂,活动圆满结束。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之《播音员》选题于7月5日19:30登陆湖南卫视,22:00芒果TV、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同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