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都挺好》的热播,娱乐圈对于现实主义题材剧的讨论也甚嚣尘上。3月27日,新浪娱乐新浪潮论坛于北京蔓兰酒店开幕。著名导演郑晓龙,《芝麻胡同》导演兼制片人刘家成、《都挺好》编剧王三毛、《幸福一家人》男主、著名演员李立群、演员宋轶以及主持人新浪娱乐副主编张本齐聚一堂,共话现实主义精品剧打造的方法论。
叙事范式还是常规套路?娱乐圈大佬谈创作方式
目前,市面上涌现现实题材电视剧大都套路明显,剧情狗血且逃离不了“爱情剧”的本质,这些不顾用户感受的电视剧被观众广泛吐槽。对此,郑晓龙导演、导演刘家成、王三毛编剧、演员李立群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郑晓龙导演表示,套路之所以被认为是套路,是因为被很多粗制滥造剧强行使用才有了如此误解。如何判断剧情是否有套路,主要还要看情节是否符合情感逻辑,故意的、虚假的套路很难让用户产生共鸣。对于套路,刘家成显然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套路是不断重复产生的,通过不断的钻研和雕琢从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可以是套路,比如善良这种套路就值得坚守。老戏骨李立群更是直言自己90%以上的戏都是套路,他的核心套路就是“往真了靠”,让人觉得合理且不矫情,演出真实感。
话题最后,郑晓龙导演还整理除了破除“套路”的方法论:首先是调整创作的方式,“有话不能长,无话不能短”,着眼于现实创作,致力于内容精炼能预防“套路”;再就是对套路的细节进行精细化处理,抓住好的细节,把套路变得合情合理。
摒弃流量说,回归选角本源:合适才是好
片方为了保证电视剧的收视率,会邀请一些流量明星助阵。部分流量小生因为年纪、阅历、经验的不足等原因无法完美契合人物,从而降低了观众的看剧好感。对比偶像剧,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对于演员演技要求更高。对此,新潮论坛对流量艺人的选择与新老演员配置展开了探讨。李立群老师率先对流量小生的颜值进行了肯定,“小鲜肉的面貌是先天的艺术,是一种美。”
郑晓龙导演和刘家成导演对于选角的态度一致,演员的选角都是通过电视剧角色出发,选择最合适角色的演员。郑晓龙导演还强调,流量小生并不是收视率的保证,反而是演员和剧情才是支撑观众将电视剧看下去的动力。演员宋轶同样认为,流量只是一些年轻演员的附加品,在对他们进行判断时多应该从演员的角度出发,至于演技的好坏应该交由观众去判断。
取悦女性or面向大众 现实主义题材为谁歌舞
会议现场《都挺好》编剧王三毛借本次活动向关注《都挺好》的观众道歉,他直言:“该剧播出的20多天,在网上我也看了大家的留言,把大家折腾的够呛,很多人也很生气,甚至一个家庭两代人看这个剧都看不到一起,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我也给大家道的歉,当然如果这个戏也能给有些观众带来解决家庭问题,家庭困惑的这么一个作用,我也感到很欣慰。”
王三毛编剧的发言正是道出了《都挺好》获得热议的关键,本剧不光是给到观众观剧体验,也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眼下,热衷于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大多为年轻观众或者女性观众,这就给电视剧创作团队下了一道选择题,是取材广泛的全面大众,还是让女性用户嗨的素材。有数据显示,热播剧《都挺好》的受众有70%的为女性,那么剧组是否早有受众偏向呢?编剧王三毛做出了解答,“其实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是不带任何收视群体的观念去创作,因为我们还是忠实于人物,忠实于这个故事,忠实于这个人物和故事,给观众带来的思考、震撼、共鸣。
郑晓龙却认为,过去电视是一个大众媒体,然而随着时代潮流在发展,观众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大众发展渐渐演变成了分众。再加上年纪、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全面性大众题材变得更有挑战。在真实创作的时候,还是应该面向所有的群体,避免过于聚焦而带来滑铁卢。刘家成却对群体偏向持反对意见,继承跟发展,发展跟创新,就必须有新的东西,面对大众但是不能从众,不能盲目的随从,盲目的随从你的个性,你的作品的风格就没了。
维持传统还是追赶潮流 如何保证电视剧的本真
20年前,逆来顺受、以家庭为重的“贤妻”刘慧芳被认为是完美女性的代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推崇《欢乐颂》的安迪、《都挺好》的苏明玉这样的独立女性。社会价值观在变化,电视剧创作不能停歇。在电视剧创作方面,做到与时俱进需要做非常多的努力。对于如何保证电视剧的新鲜口感,宋轶做出了总结。观众的审美永远在变化,电视剧中唯有真挚的感情永远不会过时,坚持真诚的感情和表达,不盲从才能保证电视剧的生命力。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演进不断在改变。电视剧的创作需要有鲜活的生命力。告别套路,洞察真实社会生活,考究演员,顺应时代趋势,这或许才是让现实主义题材剧利于不败之地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