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上午好!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档综艺节目,叫做《从地球出发》——顾名思义,“地球”只是这档节目的起点,这是一档放眼太空宇宙的电视节目。但是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不管你要表达的内容多么天马行空,最终落到实处与广大观众见面,都要靠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一步步实现。我们策划制作这样一档以“天文”为题材的电视节目,眼光要“上天”,脚步要“落地”,其中的关键,就在“创新”二字。
下面,我想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谈一谈《从地球出发》创新的亮点,同时也是我们工作中重点客服的难点。
一、关键词:眼界——创新破局、题材出圈
中国的电视综艺,经过十几年的蓬勃发展,积累了无数好节目、好项目、好案例,每一个题材类型,都有其最优秀的代表作品。我们开始发现,在某一个领域里的创新,可以说越来越接近极致了,对于观众来说,想要在原有的题材中创造更高维度的期待,不能说没有,但难度很大。
那么新的题材到底如何出圈呢?
就在我们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召集我们开了一场策划会,提出来要尝试做一档以“天文”为题材的综艺节目。虽然江苏卫视是一个有着“尚智属性”的平台,带有知识性的节目,我们做出过一些不错的尝试,但说实话,面对“天文”这个命题,一开始我们的思路也是懵的。
随即,我们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并在这个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大众对于天文知识的好奇与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管是校园里的青少年群体,还是写字楼格子间的上班族,面对外星人、黑洞、引力波、太阳风暴、平行宇宙这样的话题,都变现出了的极强的兴趣。用当时我们接触到的一位家长的话说,我觉得我在市面上能够选择的内容,对于满足我正在上小学的女儿的好奇心来说还远远不够。
(PPT资料:前期研发调研的数据,支撑广大观众对天文节目的期待。)
这些信息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同时也意识到之前认识的壁垒,放眼我们的生活,放眼祖国发展的方方面面,有无数的好题材、好类型等着我们电视人去发掘,我们的创新要破局,就要勇于在题材上出圈,勇敢地把以往电视观众没看过的内容带到主流视线中来。只有这样,创新的上限才能被突破,增长的前景才能被拓宽。
二、关键词:模式 —— 返璞归真大胆首创
既然“可以做”,选择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题材,随之而来的难题,就是关于“怎么做”。
当我们想借鉴一些国外经验的时候,问题来了,除了一些纪录片、科教片,几乎找不到关于天文题材的任何参考。那么我们的这档综艺,究竟该如何做呢?
就在我们在反复论证、反复试错的时候,一部现象级的电影上映了——就是席卷2019春节档的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一方面验证了我们之前觉得这个题材可以做的设想,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很多人关于天文宇宙的想象,都是依靠科幻电影和科幻文学来承载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科幻来破“天文”的这个题呢?
于是,我们的核心模式应运而生——科幻剧+科学说。我们在每期节目里打造一段30分钟左右的科幻短剧,这个剧情不用太宏观,但是是从一个又一个大家感兴趣的天文科学主题中发散出来的,然后我们在创造一个谈话的环境——科学说,在这个环境里放入科学家、科普达人、科幻作家、当然也有明星,让大家围绕剧情的天文主题展开进一步的发散想象,用脱口秀和谈话的方式,把节目科普的功能带出来。
(PPT资料:正在拍摄的科幻剧剧照。)
科幻进,科学出,讲故事,讲知识。没有极致的赛制,没有复杂的流程,简简单单,返璞归真,在天文科学的宏大命题上,切开一个小而有趣的口子,让广大的电视观众感兴趣,从而让知识普及的动力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关键词:工艺 —— 巧妙借力品质升维
新题材新模式,同时大家对科幻的预期又很高,就需要我们巧妙借力,在社会上广泛发掘优质的合作力量,一起把科幻这个硬骨头啃下来。
比如说,在科幻概念设计和剧本方面,我们找到了老牌的《科幻世界》杂志社,他们在科幻领域有着四十年的积累,很多科幻作家都是最早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我们请他们来做顾问,同时一起做科幻IP的衍生开发,借助专业力量提高节目在科幻科学方面的品味和调性。
比如说,我们借助影视剧的工艺手段来打造科幻剧。这样能提高内容的品质,让节目画面能够突破一般电视节目的水准。同时在今年的环境下向影视剧借力,打破了电视工艺的圈层,一些以往可能不会服务电视节目的工种,比如导演、编剧、美术、特效、演员,就有可能有时间、精力、档期加入到我们的节目中来,这样也可以消化一些影视剧的富余生产力,对于综艺圈和剧圈来说,都是双赢的,保证了我们这档电视节目的性价比。
再比如说,我们毕竟是电视节目,在一些特别消耗时间和成本的科幻美术置景方面,并不完全要求版权归属或首次曝光,所以我们在全国搜罗了一批已经杀青的科幻剧组,通过合作来借用一些已经搭建完成的场景,这样既有助于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为电视节目争取了宝贵的制作时间。
(PPT资料:科幻剧拍摄现场。)
总之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这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跟做棚综或者真人秀都不一样。重要的是,我们江苏卫视的制作团队通过操刀这样一个项目,也拓展了自己的本领,为将来孵化其他创新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关键词:融合 —— 一台一网多端深度联动
其实《从地球出发》最初的那次策划会,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不仅召集了我们江苏卫视,还同时召集了爱奇艺和字节跳动一起联合,指导我们从策划最初就紧密配合,所以,这也是第一档在创意策划最初就实现了全方位媒体融合的综艺节目。
我们跟爱奇艺的节目团队紧密配合,从一开始就把“网感”和“点播属性”注入到节目的基因里去,节目的长视频将来还会同步在爱奇艺平台上播出,爱奇艺在平台的年度大会上也对节目进行了重点推介,真正做到了网台融合。
我们跟字节跳动旗下的多个APP端口配合,提前把节目内容短视频化,同时打造衍生小节目,在抖音、字节跳动、西瓜视频上传播,这不仅为了节目宣传,也为了能在节目播出以后,形成丰富的衍生内容矩阵,让电视端、网端、手机端的用户,都能感受到一波热火朝天的“天文热”。
以上就是我从眼界、模式、工艺、融合角度对新节目《从地球出发》的介绍,我们的节目还在紧张制作过程中,欢迎各位领导和同行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也欢迎大家在12月20日晚间关注我们节目开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