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现象级”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竞争的“致胜法宝”。尽管大家使出“十八般武艺”,也出了不少精品力作,但放眼当前,大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依旧流于平庸,“爆款”一款难求,“现象级”依旧是个别现象。
节目创新的瓶颈到底在哪儿?优质的内容又去哪了?笔者认为,创新尽管跟视野、格局等不无关系,但当下,创新的关键还是在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优质内容的稀缺不是创造力不足,而是激励机制不完善。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赏既有物质激励也有精神奖赏,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其工作潜能,提振集体荣誉感。
当前,大部分广播电视台面临广告下滑、用户分流、创新乏力等诸多困惑,如何完善激励机制已成为传统媒体打造优质内容、走出困境必须要做且不得不做的事。
笔者前不久赴阿里巴巴集团考察学习,阿里巴巴除期权、股权激励外,对员工进行轮岗也是一项重要的激励措施。轮岗不但能使员工重燃工作兴趣,也有利于其职业生涯规划的确立与调整。而在腾讯内部,QQ 与微信之争、腾讯影业企鹅影业比拼这种“内斗”也不失为一种另类激励,让腾讯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
当然,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不能对互联网公司的这些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照单全收”,而是要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薪酬制度。传统广电媒体不可能像互联网公司那样搞股权激励,因此薪酬激励便成为物质激励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绩效方面,应该科学考核、合理分配、落到实处。目前一些广播电视台的薪酬制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与市场竞争对接的薪酬制度势在必行。
二是搭建多通道晋升体系。传统媒体以前只有职务晋升的单一通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被挤下“独木桥”的绝大多数从此心灰意冷。广播电视台应在“职务”“职称”“业务”等方面建立多通道的晋升之路,让广大职工心有想头、路有奔头。特别是对业务一线员工,要有相应办法让他们安心钻研业务,潜心打磨节目。
三是重构企业文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高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较高层次需求。而企业文化建设以及荣誉的激励正好满足了人的高层次精神需求。企业文化建设不
能只是停留在组织几次活动的表层,而应该深入到员工的灵魂深处.